华北地区,是中国地理区划七分之一。在自然地理上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中国的广大区域。鉴于三轮车产业在各区域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从总体上来说,三轮车华北市场主要指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区,其中以冀鲁豫板块为重点区域。这里出产着全国近半数以上的产量,像河南偃师、河南商丘、河北任丘、山东临沂等都是众所周知的产业集聚区,似有多足鼎立之势;另外市场销售数量也十分庞大,虽然近年来各地纷纷出现市场饱和等现象,但每个省份年均上百万辆的“消化”能力仍旧不容小觑。
本刊走访了华北市场,对市场概况、区域特征进行了多方调查,针对几大地区的地形、气候、经济、人口等因素的不同,发现其品牌格局、产品特征、价位走向、渠道状况、消费者心态等细分市场表现特点各有不同。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三轮车行业在2021年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大多数企业和商家自2020年4月开始增速由负转正,直到目前,企业经济效益和商家利润收入都在稳步回升中。就今年的市场运行行情来看,鉴于去年疫情阶段的特殊性,产销量同比的意义并不大。如果就前年同期水平来比较,今年的各项经营指标呈现平稳性增长态势,这为2021年第二季度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开端。
涨价再掀新波澜
春节假期后,除了河北地区疫情有所反复,华北其他区域的制造企业和经销商们纷纷摩拳擦掌,投入如火如荼的品牌卡位战中。脱离了开工难之殇,三轮车行业却没有躲开涨价潮的波及。当下,一场势头凶猛的原材料涨价浪潮,正席卷三轮车制造业的上中下游,并最终传导至消费者端。
实际上,大宗商品的涨价潮应该是自2020年2季度初开始的。若拿最新的价格跟去年二季度初的价格相比,主要的大宗商品中近四成商品价格涨幅超过50%。这其中包含多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如WTI原油涨幅高达212.55%、铁矿石(澳)涨幅达74.02%、铜涨幅达66.55%。价格飙涨的背后,是全球货币宽松、周期错配、供需不平衡多种因素共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工业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态势是愈演愈烈。
首先绷不住第一波宣布涨价的是上游零配件企业,身处原材料涨价大潮的配套厂商们,最终默契地集体涨价,轮胎、电机、车架、塑件等诸多配套企业都加入了涨价行列。自2月起,配套企业的涨价函陆续在行业中疯传。原材料飙升同时也引发了产能危机,众多配套厂家已无法正常供货,整车制造厂普遍配套供应不足,缺货严重。紧接着受到影响的是中游制造企业,无论是一线品牌,还是二三线企业,对此最晚做出反应者都纷纷宣布自4月1日起全面上调价格,正式拉开了行业涨价潮的大幕。
“质量作为我们北方永盛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我们立企之本。绝不会因为制造成本上涨就降低产品成本。”高山是北方永盛公司的市场部经理,他向记者表示,节后开工以来,公司陆续收到了各家供应商的涨价通知。“目前我们和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的筹码,是永盛一直以来诚信守信,答应他们定期、准时付款的承诺。”作为一家以德孝立企的老品牌,北方永盛尽可能做到互让互利,企业主动从零配件供应商上游承担了大部分的涨幅,最大程度地稳定了终端客户的消费情绪。
“去年年底就提了,但一直压着,今年的新订单肯定是压不住了。”孙先生是另外一家三轮车制造企业的采购,他提到,去年以来,就陆续有供应商提出涨价要求,“企业已经内部消化掉农历新年前的经销商订单。”但他知道,现在是肯定要涨价了,幅度应该不会低于5%。
材料价格涨涨跌跌,为什么中游三轮车制造企业会随之起伏变动呢?有业内专家解答指出,其实目前原材料涨价幅度多在5%~10%不等,原本是影响可控的情况;但由于自2019年7月1日起,所有新销售和注册登记的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须满足“国四”新标准要求,而燃油三轮车产品因化油器转电喷系统升级,导致每一辆车出厂售价均需要提高1100元以上。本次原材料涨价实则是影响燃油三轮车产品终端售价的又一根稻草。
原来竟是电喷产品惹的祸!
看市面上,如宗申、五星车辆、隆鑫、大运、大江、永盛、珠峰、万虎等走在行业前沿的三轮车制造企业,早早已陆续推出了符合“国四”排放标准的新车型,或者是对以往受到市场热捧的车型进行升级再造,提前升级换挡,为广大品牌拥护者留足了标准切换的缓冲期。尽管如此,电喷产品的落地推行在实践操作方面却远不如预期中的顺利,这一点在华北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华北市场,无论是河南地区、山东地区,还是河北地区,主流消费意识从2014年起已经开始大规模从燃油三轮车产品向电动三轮车产品倾斜,虽然当地有着多家强势的燃油三轮车企业,依然无法改变这社会大环境高歌猛进的洪流,大部分地区燃油三轮车的市场份额开始不断缩水,与电动三轮车的比例变成为3:7、2:8、1:9,甚至在河南商丘、山东菏泽等地区,在地方政策管控、地形地貌、电三厂家集聚等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下,电动三轮车已经完全取代了燃油三轮车成为当地用户的首选。在本刊调查采访过程中,多位终端经销商和厂家业务经理均表示,燃油三轮车产品在华北市场的推广原本已经是举步维艰,如今电喷系统的升级,近乎20%的终端价格提升让燃油三轮车产品和电动三轮车产品的价格差距进一步扩大。而原本鸣金收兵的杂牌车、拼装车却在这段时间里悄然生变,仿电喷产品一时间充斥在各大市场中。在这种混乱市场情形之下,一部分正规品牌车厂家的发展步伐开始减缓。
“一项新的技术的革新和推广,总是存在争议的!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革新,在优化它优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拥有更大的潜力!”作为河北地区三轮车企业龙头,大江董事长王铁舵表示,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推动新科技的研发。大江坚持以稳定的电喷系统、精细化的国四产品布局,这也正是品牌在河北市场中拔得头筹的根源所在。
“不见得就是洪水猛兽,只有那些面对国四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的企业才这么看!对于隆鑫来说,做‘国四'产品是认真的。”隆鑫通用副总裁、河南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曾长飞在接受采访中强调,在未来的发展中,隆鑫三轮机车将坚持“合+独”的发展战略,即合法经营合规产品,坚持正向研发,打造独特的产品特性,以正向研发+汽车级电喷,驱动产品升级和技术改造,打造隆鑫好用电喷新时代。
诚然,这是一个特殊时期,行业面临着重大变革,“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勇当先锋,敢打头阵,用行动克服困难才实为行业领军表率之举。新政策带来的震荡对三轮车市场的影响是短期的,从中长期来看市场仍然会维持慢牛长牛的走势,其中特别是品牌车,它们持续的业绩增长以及品牌价值将有助于这些品牌产品的长期市场表现,对此大家要有信心和耐心。接下来就河南、山东、河北几大重点华北市场在近期的表现来做具体分析。
河南市场:老牌劲旅重抖擞 新格局正在建立
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等古都,这些地方如今都成为了三轮车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大区。不过,由于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接壤环境复杂;境内区域地形较为复杂,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环山;中、东部为黄淮海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再加上市与市、县与县之间经济发展不协调,群众消费水平、消费观念以及购买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河南地区的三轮车市场发展极为不平衡,市场差异比较明显。根据各县市的地形因素、消费水平、消费观念的差异以及经销商们操作能力的不同可以分为几大区域来了解。
首先必须提到的是以洛阳为代表的豫西地区。在洛阳,除了北方永盛品牌经久不衰,偃师三轮产业集聚区众品牌也是全国知名。如珠峰、大志、大阳、长江、大河、华鹰、宝雕、银钢、五羊、建设、宗申•比亚乔、望江、钱江等国内知名品牌均在偃师设立生产基地。据统计,这个被誉为“中国三轮车之都”的三轮摩托车产销基地共聚集了整车企业30余家、零部件配套企业150家,集聚度超过90%,已形成零部件“半小时及时供应圈”。强强联合,让当地燃油三轮车产业远远领先在起跑线上,而当地电动三轮车产业全面起步是在2014年左右,相对江苏丰县、河北任丘、鲁南地区等地来说,觉醒时间较晚、投入程度也不够,市场影响力目前尚有提升空间。
众所周知,河南市场刚开始是燃油三轮车的天下,随着2012年国内电三市场开始崛起,继而出现井喷式增长,这影响也波及到河南地区。最先沦陷的是豫北、豫东地区,因为有着电动两轮车的使用基础,如今商丘、开封、鹤壁等地市场,已尽数被电动三轮车队伍收编。在此处长袖善舞者是宗申、宝岛、大阳、步步先、速利达、小鸟、新鸽、五星车辆等江苏、河北、山东地区强势品牌和本地名企。如今豫南、豫西地区还在挣扎,因为这两处有隆鑫、北方永盛等品牌燃油三轮车老用户多达十几年的积累基础,加上山地、丘陵地形较多,一直以来燃油三轮车都有其发挥的空间。目前来说,乡镇是众商家的主要争夺对象,如南阳、信阳等城市的二三级乡镇网点是眼下多个品牌最青睐的终端上量渠道。
总体来看,河南市场燃油三轮车在2020年总销量在15万辆左右,排量在150mL~175mL区间的平板三开货运车占有整个河南市场份额的90%以上,由于19年以来电喷产品的普及,整个终端市场价格整体有所提升,现阶段主流价位在7000元左右,其中小排量老年休闲踏板车型占40%,比例日渐式微;中排量跨骑式载货三轮车占60%,市场占比逐年递增。而整个河南市场的电动三轮车在2020年的总体销量大约在120万辆,电机功率在600w~1200w不等,车厢在1.4米/1.5米左右,终端售价在4000元左右为主流畅销产品。电动三轮车超过燃油三轮车近10倍的销量差距,这充分表现出如今河南市场电三化的严重程度,一方面说明了燃油三轮车企业和经销商的经营不易,一方面也反映出电动三轮车品牌之间的竞争惨况。
好在,针对河南市场产品转型升级的现象,许多传统燃油三轮车企业也逐渐把研发重心进行了转移。近年来,整个偃师产业集聚区向产业下游延伸,开启燃油车向电动车、普通车向特种车、三轮摩托车向四轮车、摩配向汽配4个方面的转型;另外重点引进发动机、电动机生产制造企业,全面完善产业链核心技术环节;而大河、宗申、建设等企业,以质量过硬产品为依托开展差异化竞争,针对乡镇二三级网点开展开发工作,以点及面、一一击破、从小做大,以星星之火带动燎原之势,逐步带动产业规模扩张,以规模效益提升市场占有率,目前以珠峰、耀隆、大志等为代表的偃师制造在河南市场乃至全国范围内均有耀眼的表现。
山东市场:市场成熟相对稳定,但不是谁都有机会领先!
作为华北市场中起步最早、发展迅速、市场体量惊人的重点区域,山东市场一直颇受业界关注。像是五星车辆、富路、海宝等一些知名三轮车品牌大本营都设在山东。据调查了解,山东燃油三轮车市场在近些年的发展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品牌的市场份额占比变量也不大。燃油三轮车2020年在山东地区的销量为9万辆左右,主要品牌有:宗申、五星车辆、隆鑫、大运、大阳、珠峰、大江、黄河、恒胜、富路等。其中排量在110mL~150mL的家用踏板平板车型为主流车型,大约占其中80%以上;在部分建材市场等特殊场所内,排量为200mL左右跨骑载货平板车型占其中10%左右。而电动三轮车2020年总销量在55万辆左右,主要品牌有:宗申、淮海、五星车辆、金彭、海宝、金迪、宝岛、隆鑫、珠峰、鑫金立、盛昊、五羊、步步先等,主流车型从外貌来讲与一般燃油三轮车无二,大多数为家庭用车,电机功率分别为600w\800w\1100w不等,车厢在1.1米~1.3米区间最为畅销,并且有逐步加大加长的走向。另外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封闭家用载人小客车近年来也颇受欢迎。至于电动三轮车的销售情况在这几年基本维稳,对比燃油三轮车不断震荡下滑的趋势来说,算是逆水行舟,小有进步。
宗申、五星车辆、隆鑫作为第一梯队占据了山东市场的半壁江山,具体销量随着社会大环境会有所增减,但销量排名基本维持不变。2021年市场情况仍然如此,除行业三大巨头之外,河南偃师、河北任丘,以及山东本地多个品牌之间竞争惨烈已经成为常态化,但多数品牌卡位战已经下沉到终端渠道中。当地消费观念成熟,无论是燃油三轮车,还是电动三轮车,广大用户购车只认品牌车,而多年的价格战已经让各大厂家亮出了近乎成本价的底牌,在平时无利可让的情况下,厂商联动举办的促销活动对当地消费者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个指路明灯,短期销量会受此影响波动。具体情况以山东境内地形环境来划分的话,可分为鲁东、鲁中、鲁南、鲁西北几个大区市场。
鲁东市场主要指胶东半岛,当地缓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相关城市以青岛、烟台为代表。作为沿海城市,又是成熟的旅游胜地,鲁东市场所处的地区在交通上路方面的管控极为严格。燃油三轮车在当地都无法正常上牌,加上因为地势比较平缓,在市区以外范围电动三轮车在此地有着更广泛的应用,也深受消费群体的喜爱。宗申、淮海、金彭、宝岛、新日、大安、百事利、速利达等品牌均设有装潢考究的专卖店,品牌车占有70%上的市场份额,最流行车型是家用踏板平板电动三轮车。尽管如此,相关部门三不五时的严查严打仍然让当地经销商的日常经营苦不堪言,用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也是如履薄冰。
鲁中市场是指以潍坊为重要代表的山东中部地区。这里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貌。这导致了即便电动三轮车近年来侵蚀燃油三轮车市场的速度很快,但在鲁中地区,众多燃油三轮车品牌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自三轮车行业发展二十多年来,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冲击下,三轮摩托车在生产领域亦有很大发展。”——这话描述的正是鲁中地区,更具体一点指的就是潍坊。其中位于潍坊诸城的五星车辆,是必须要提到的。五星车辆早在2004年三轮车摩托车销量就突破了10万辆,摘得行业销量桂冠,实现了燃油三轮车业务市场领先。时至今日,五星车辆一直依靠着雷沃重工的技术基因优势,在广大北方市场中保持着绝对的优势。老品牌,又是本地企业,产地销优势明显,五星车辆带动了周围一大批整车制造厂和配套企业的发展,整个鲁中地区市场气氛活跃。燃油三轮车和电动三轮车进行了多年的明争暗斗,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电动三轮车势头近年来明显强劲,“特别是最近盛行的大水电系列产品,有取代燃油三轮车的迹象。”多地的终端品牌经销商都发现了这个趋势。
鲁南地区主要包括菏泽、枣庄、济宁、临沂、日照这五个城市。这部分地区就整个山东而言,经济不甚发达,但近年来,在各项政策扶持下,颇具经济活力。特别是三轮车产业这一块,无论是三轮车制造厂家,其中尤其是篷车厂家,还是庞大的消费群体数量,放到全国范围内都首屈一指。以临沂为例,作为鲁南地区商业最为发达地区,也是山东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此处有三轮车批发市场,也有终端零售市场。无论是零售还是批发,销售业绩皆有不错表现。因为经销商们大多数都是身经百战的行业“老人”,他们对乡镇网点开发和门店日常运营工作早已拥有了成熟并且科学的一套办法。据采访了解,早在十多年前,如隆鑫品牌临沂地区经销商付丙杰等就已经取得了销量数千辆整车的业绩,除了隆鑫之外,如今面积几百平方米并且装修精致的品牌专卖店也是不在少数。“近几年三轮车行业不太景气,我们临沂当地政府部门对三轮车交通管制又十分严格,但好在我们隆鑫产品质量过硬,特别是电喷新品更是走在整个行业的前端,如今许多懂车的人,还有二次购车的人都会选择隆鑫。”付总对自己代理的品牌和行业前景都抱有信心。一些知名品牌均在几大市场附近集结,消费品牌集中化已成趋势,因为绝大多数的购买行为都是和品牌结缘的,价格战也进一步升级。但是,庞大的市场体量仍旧吸引了很多的厂家和商家前赴后继。
鲁西北地区地势低洼平坦,同样也是三轮车的产量大区,在德州、聊城等地区都有着许多的三轮车制造厂家。其中如富路三轮等正规制造厂家众多,另外杂牌车、贴牌车也不在少数。由于当地居民,特别是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三轮车,市场体量大,多数为电动三轮车。这是当地的地形条件与相关部门政策严管下的共同结果。例如菏泽地区早就禁摩多年,对符合登记上牌规定的三轮摩托车、四轮摩托车,在城市中的主要路段和大部分时间内都是禁止通行的,只有少部分用户在农村小范围内可以正常使用。因为交管部门的处罚力度很大,甚至有没收车辆的行为,这导致消费者在购车时更多会选择终端售价在3000元左右的电动三轮车,因为燃油三轮车普遍最低售价接近5000元,让许多低收入人群都望而生畏。
河北市场:车要好、价要低、售后服务要更好!
整个河北市场是一个乱中有序的状态。说它乱,是因为河北地区品牌多、厂家杂,营销竞争手段是五花八门;说它乱中有序,则是因为河北地区几乎每一个相对集中的三轮车市场中,都各有其固定的一个业绩冠军,或宗申、或五星车辆、或大江……经销商代理品牌车的销量领先于当地其他品牌,并且保持这种情况许多年都不曾改变。也许早已是混战多年的缘故,河北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期,如今更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即便是经历了2020年全国疫情多地迸发、2021年初河北地区疫情反复这样严重影响人民工作、生活的特殊情况,河北市场众商家一直保持着波澜不惊、相对平和的状态。
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河南地区的三轮车市场表现可以用“遍地开花”来形容,竞争品牌有宗申、五星车辆、大江、大安、三枪、爱玛等。不难看出,除了天津以及河北本土板块品牌短兵相接,另外最主要的势力来自于国内领军品牌的加入。据调查发现,河北区域市场畅销车型相对单一,其中平板载货车占90%以上,多为中小排量车型,110mL~150mL区间,终端售价在6000元~6500元。平板三开车,加上自行加装简易棚为市面上最常见的款式。而原本销量旺季有三个,一是春节之后的2月、3月;二是部分农作物收成期5月底;三是小麦、高粱等粮食作物秋收季节9月、10月。不过,经本刊采访河北地区经销商和一部分终端用户后得知,近年来“旺季不旺”的迹象已经越演越烈,促销活动对地区销量影响也不太大。归根究底,原因就在于河北地区的三轮车产品城市市场趋于饱和,终端零售价已经探底,混乱的价格战更是交锋多年,更多的品牌较量选择在车型、配置、售后服务上做文章。除此之外,无论是厂家还是商家以后的工作重点将放在乡镇这一块,不少一线代理商到乡镇和农村定期搞维修,一方面宣传自己的三轮车门店,一方面响应厂家的号召,以品牌的力量吸引更多的乡镇消费者前往购车。“如今卖车,选择一个好品牌是必不可少的,三轮车营销网络的重点渠道将不断下沉,每一个品牌需要精耕细作到乡镇市场每一个终端零售商,然后服务好每一位用户,才能做到持续性发展。”河北大江秦皇岛地区经销商杨世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心态平和,并不意味着市场平静。由于发展得比较早,河北市场品牌车销售比较规范,无论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的成熟度都很高,市面上鲜有杂牌车,消费者懂车,对车辆的要求也更高,商家自然要使出浑身解数去吸引顾客,竞争也随之愈加激烈。据本刊调查,自15年过后,无论是燃油三轮车还是电动三轮车的单品利润都在下降,而销售总量又上不去,因而商家的生意很不好做。河北大江的一位业务经理告诉记者,“在河北多个地区,燃油三轮车销量最近几年都呈现断崖式的下降。只有邢台、张家口等情况良好,而保定等地区,禁限摩现象频发,让每个品牌发展都是举步维艰。”
如今2020年已经过去,疫情“后遗症”却仍在持续。如果说疫情给2020年的华北三轮车市场带来了“地摊经济”的红利,那么来到2021年,在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下,许多人在年初又加入了外出打工的行列,这无形中会让本年的三轮车产品销量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缩减。再加上电喷产品普及、原材料涨价等客观因素的作用,以及整个华北地区相关交管部门严查严打的影响,未来燃油三轮车和电动三轮车的市场发展都将是困难重重。今年下半年起,华北地区的厂家和经销商或将面临更加残酷的考验。
(编辑:xuyong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