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Bipiane
如果你想知道这辆铃木Biplane概念摩托车的细节,我们现在能告诉你的是,它由一台未确定大小的V4发动机提供动力。除了这个,这辆概念车的设计理念是从飞机设计得到的灵感,旨在给驾驶者一种如同在驾驶飞机的感觉。
所有的摩托车几乎都能让驾驶者有一种亲近自然的感受,但是对于这辆Bipane会给驾驶者带来什么不同的体会我们还不知道。不管怎么说它的造型非常地前卫,况且我们觉得摩托车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交通工具,在越来越拥挤的城市道路中骑摩托车穿行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LZH 混合动力概念摩托车
要解说这辆混合动力概念车,首先要知道其由来。LZH曾是一家兵工厂的名字,也是闻名于世的Kalashnikov(AK-47)机枪生产商。后来LZH转为民用汽车生产,同时也是前苏联解体前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其产能达到鼎盛,从1927年算起已有1000万辆摩托车投入市场。就在1927年,工程师Mozharov就设计了一辆采用横置1200mL V2发动机的1929 LZH-1摩托车,配上3速变速箱,采用轴传动,而车架尾部还会起着排气的作用。2010年发表的2012 LZH就好像是Igor Chak重新设计的一辆LZH-1。
一位80后的俄籍年轻设计师Igor Chak,在不断进修学习之余,亦不忘向着自己的另一兴趣发展,那就是摩托车设计,虽然至今他只发表了两辆概念车,但那种科幻而又实际的风格,让不少外国传媒都争相报道。
在安全性方面,2012 LZH概念车附有双安全气囊,主气囊一如“金翼”车身上的安全气囊,在把手上方打开,而另一个气囊则是在车头前。车头气囊的作用是吸收来自正面50%的冲击,从而令后轮可以更稳固地抓住地面,而只有保持车身垂直,主气囊才能发挥作用,其跷角设计能够抱着向前飞出的骑士,这个前置气囊的设计,已经申请了专利。前减震也有防撞作用,一旦发生撞击,前减震会锁定角度,为骑士提供安全缓冲
849.4mL的V2发动机能爆发出102.9kW的功率。有趣的是发动机有50%的物料是用耐热及强化塑料制作的,而发动机更是内置电线的,其它的管路和线路都在车架之中,这样有助于减少锈蚀及防止氧化等问题,简化的线路也更易检查维修。除了内燃机外,后轮还配上一台无刷式60kW电动马达,附有一个小巧的两段式变速才能发挥作用。
车身减重是一个重点,Igor Chak的设计采用了轻量化物料,重量是1929年款的一半。不过这辆车的概念并不是用来从A点到B点,而是用来联系整个世界的,不论是现实情感或是数码世界,Igor相信,这就是未来巡航车的新标准。马达采用比一般锂电池多4倍电量的硫化锂电池驱动,而电池则被安装在发动机的后方。车身配有6速变速箱,且可以转变为全自动操作,还备有3个行车模式:运动、舒适及手动。最厉害的是,在这种混合动力下,1L油可以达到行驶76.5km的惊人里程。
其它先进配置还有雷达系统,这个系统还配有前置镜头,用来监察车身四周及前方路面。只要设定安全距离后,假如前面车辆在监察范围内突然剎车,系统会使摩托车减速以保持安全距离,雷达系统的敏感度很高,小至一只兔子也可以被侦测出来。车身的镜头还有夜视功能,可以在3D仪表上显示出路面的潜在危险。为了提示骑士路面有危险,系统会使手把震动。安全的ABS配合精准的磁力剎车,还有后备的液压操作系统、循迹系统及随动大灯,后视镜末端更设有盲点传感器,这样的安全措施让你一百个省心。
上网是每个人一星期7天都可以做的事,这不外乎是对外沟通的一种方式。而骑士和摩托车的沟通,可以通过车身的3D触控LCD屏幕来达成,屏幕会显示一切用车警示、维修提示、车身诊断等资料。当配上导航系统后,计算机会将GPS信息转化至屏幕所显示的前方实景之中,将虚拟与现实融为一体。车身还有一个手机对应系统,可以将手机安装在油箱顶上,然后透过把手上的环形控制进行遥控,不单是可以接电话,更可以在停车的时候轻易地收发短信及上网,系统可以对应现有的手机平台。
配置上的确很理想和贴心,但设计师似乎没有着手研究散热问题。电池安装在发动机后方,这会否出现过热现象导致电池失效呢?还有强化塑料的发动机,能否经得住发动机高转速时的压力呢?无论如何,这辆LZH概念车的确十分吸引人。至少混合动力发动机没有想象中巨大,但线条的设计较之现在的摩托车更美观。车身没有太多遥不可及或无中生有的科技,难怪设计师为其取名为2012 LZH Concept,以期早日上市。
本田V4赛车
本田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汽车、摩托车的主要制造商之一,其系列车型不论是原装进口还是合资品牌,都已经被中国的消费者所熟悉,思域和CR-V等车型的销量在国内市场仍旧比较稳定。不过本田似乎更钟情于自己的摩托车创新,并在庆祝企业60岁生日时推出了一款概念摩托车。
这款摩托车虽然依旧是在设计图上的雏形,但是相应的技术细节已经被曝光。这辆在未来将继续为本田征战摩托车赛事的车型,除了车身的造型设计以及更为紧凑的结构,变化最大的就是一台与众不同的V4发动机将搭载于这款车型之上。
虽然V4发动机并不是本田的专利,但是在赛车发动机技术上的成果同样被应用其中,并被本田加以改良,活塞将有可能被设计成椭圆形,同时将拥有更为灵活的内部传动机构。而紧凑结构内的燃烧室将会更大,令燃烧更为充分,拥有更强的动力表现。
针对这款尚在设计中的车型,本田透露,不仅会将其应用在赛道之上,还会在技术成熟之后提供对应的街道版。这款被本田看作是未来发展方向的车型,售价尚不得而知。现在虽然是图片上的概念,但本田正在积极地进行研发,也许在未来几年内就将开始投产。